学科带头人,中共党员,教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属双师双能型教师。获国家级成果4项、省级成果9项。主编“十三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本,获省级职业教育优秀教材1本。是交通运输部第三届技能考评专家委员专家、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双高”建设专业群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省汽车检测与维修协会专家。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级工程师,曾在两家“全球500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工作13年,具备燃油及新能源汽车新项目导入至量产制造全过程工作经验, 以及5年汽车塑胶模具设计、项目管理经验;具备汽车类课程教学能力;具备丰富汽车制造技术问题分析经验以及智能网联项目测试及问题攻关经验。主要承担课程:《汽车电气结构与检修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新能源汽车电气结构与检修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荣获2022年国家(省)级培训项目—高职装备制造大类课程实施能力提升项目“优秀学员”;指导学生参加2021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主要承担课程:《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概论》等。
毕业于湘潭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院汽车美容改装社指导教师。2015年获学院优秀教师提名奖、2017年获得优秀奋斗者荣誉称号、模范教师提名奖、2018年获得模范教师荣誉称号。主要承担课程:《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电机控制与驱动技术》等。
讲师、实验师,硕士学位,毕业于湘潭大学,研究方向: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研究生期间参与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并在JCR一区和JCR二区发表论文数篇,,主要承担课程:《新能源汽车概论》、《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电机控制与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器与辅助系统检修》等。
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曾在大型企业承担设计和生产管理工作,申报国家实用型专利2项。主要承担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技术》等。
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湖南大学,拥有21年的汽车专业理论教学和汽车企业实践经验,承担多门实训及理实一体课教学任务。在省级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主持《汽车机械制图》资源库建设获得通过。主持编写了《汽车机械制图》、 《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制造质量管理》、《汽车制造供应商管理》、《钳工实训》等教材,公开发行并用于学校的教学中。在历年学院的评比中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获得过2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承担课程:《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概论》、《汽车制造质量管理》。
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长沙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曾从事模具及工装夹具设计;专用数控磨的设计、调试;机械制造工艺的管理与设计等工作。参与负责过项目、课题的研发,并获多个专利。主要承担课程:《CAPP技术与实施》、《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气动与液压技术》、《数控原理与系统》等课程。
中共党员,讲师,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曾在大型企业担任三维设计师。主要承担课程:《机械制图》、《CAD绘图》、《CATIA建模》、《UG三维设计》等。
大学本科学历,汽车维修工证(三级),毕业于湘潭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事教育工作10年,现任汽车学院专任教师,公开发表论文一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校赛”“一等奖”,省赛“优胜奖”,主要承担课程:《汽车车身焊接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装调与调试》、《汽车维护与保养》、《钳工实训》、《传统汽车底盘技术》、《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文化》、《汽车认知》、《汽车新技术》等。
讲师,中级工程师,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毕业湖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事教育工作已有5年;获2023年度学院“优秀教师”;参与省级2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主要承担课程:《汽车底盘技术》、《汽车维护与保养》、《新能源汽车电控》、《电机控制与驱动技术》等。
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承担课程:《汽车电路识图》、《钳工实训》、《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技术》、《动力电池管理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
本科毕业于湘潭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主要承担课程:《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技术》、《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技术》、《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电机控制与驱动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线控系统及执行器件》、《智能网联汽车总线及以太网与控制技术》。
研究生学历,能源动力专业。研究生期间,获多次学校一等奖学金。具备汽车类课程教学能力,主要承担课程:《新能源汽车电气结构与检修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
大学本科学历,车辆工程专业,2023-2024连续两年荣获湖南省“楚怡杯”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并带队指导学生参加楚怡杯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主要承担课程:《汽车维护与保养》、《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等。
大学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见习铸造工程师。参加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铸造工艺设计赛获得湖南科技大学校赛二等奖和国家三等奖。主要承担课程:《机械制图》、《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汽车制造工艺》等。
大学本科学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系专任教师。具备汽车类课程教学能力。主要承担课程:《汽车机械基础》。
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曾带领学生参加汽车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主要承担课程:《汽车电气结构与检修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大学本科学历,车辆工程专业,曾在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工作多年,具备汽车整车项目管理经验及汽车整车制造全过程工作经验;对汽车零部件研发、研发、售后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熟悉零件从图纸设计到试制生产,以及最终装车验证批产的过程;具备丰富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和汽车企业实践经验,参与汽车项目开发,熟悉项目管理节点控制、资源拉动、风险排查解决、设变管理、质量问题处理等整车开发的工作。主要承担课程:《新能源汽车概论》、《汽车文化》。
汽车学院专任教师,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汽车学院专任教师;主要承担课程:《汽车文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
汽车学院专任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具备汽车类课程教学能力;获湖南省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省三等奖、湘潭市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市三等奖。主要承担课程:《钳工实训》、《机械制图》、《二手车评估》。
学工办主任、讲师,硕士学位,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中共预备党员,工作中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宗旨,坚持“用心沟通、用爱陪伴、用专业引领”,致力于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知心人和护航者。所获荣誉:连续两年获得学校“最美辅导员”称号,2022-2023年度“模范辅导员”称号。
汽车学院二年级年级组长、辅导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目前主要担任新能源系辅导员工作以及公共体育课。
团总支书辅导员,硕士学位,中共预备党员,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短视频内容的创作特点与趋势研究。
中共党员,讲师,从事辅导员工作6年,先后担任20个班级辅导员,累计辅导学生1102名。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比赛获奖8项,参与各级项目课题3项,2025年指导学生“楚怡杯”视觉艺术设计赛项获三等奖。
毕业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现任高校辅导员,主要承担学生思想引领、成长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及事务管理等职责。秉承着“做最懂学生的老师”的信念,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饱满的育人热情,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贴心引路人。
毕业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现任高校辅导员,勤耕辅导员工作一线,始终秉承“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的工作理念,坚持课堂育人和平台育人,把积极心理学和家校协同机制用于工作实践中。搭建四个平台,通过“家访”“串门”“聊天”“微信” 成为学生“最值得信任的人”。
毕业于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现任高校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等课程教学。立足会计学专业优势,于就业指导中聚焦财务领域岗位能力要求,通过职业测评、案例分析等方式助力学生明晰职业方向,工作中,秉持 “倾听、支持、共同前行” 理念,针对大一学生特点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累计开展学业规划指导、心理疏导等谈心谈话 120 余场次,帮助新生完成角色转换与目标定位。以专业教学与全程陪伴相结合,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发挥针对性引导作用。
毕业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任新能源13-16班辅导员。目前正深入了解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缘由,切实想办法解决学生到课率问题。努力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抱负的人才。让学生觉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现任高校辅导员,兼任美育课程教师,硕士学位,毕业于吉首大学艺术学专业。 亲和力强,善于沟通,能快速融入学生群体;工作细致耐心,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与协调能力;持续学习心理学、教育管理等领域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曾获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省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一职,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一职,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益组/青年红 色筑梦之旅赛道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湖南民歌《洗菜心》《五更留郎》的演唱实践研究,参与省级课题《湘西傩面具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主持校级课题《苗族民歌传承人的口述史研究》。
毕业于湘潭大学汉语言文学,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与教育理论基础。同时兼任《唐诗选读》课程教师,致力于培育学生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的双重品格。 立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品格养成、习惯塑造、技能精进”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通过主题班会、职业规划工作坊、传统文化浸润行动等特色活动,助力学生夯实专业技能、涵养优良品德;创新实施“寝室网格化管理”,针对分散住宿的200余名学生建立动态成长档案,以“人文关怀+职业引导”双线并行的方式,精准解决学生学业困惑、心理压力与职业迷茫。
Copyright © 2024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1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