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50名师生走进北汽集团株洲分公司,开展“厂中校”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以“生产现场即课堂”为模式,通过校企协同、实境教学,系统推进新能源整车装配、电池管理系统调试等核心工艺教学,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进入新阶段。
活动紧扣国家产教融合政策导向,实施“三对接”育人机制:一是专业课程与产线标准对接,将《新能源汽车构造》等课程内容融入真实生产流程;二是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对接,由企业技术骨干现场讲授高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三是职业规划与行业趋势对接,人力资源部门系统解读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人才需求与发展路径。
北汽株洲分公司开放了纯电动车专属生产线,学生们分组参与了电机总成装配、车载充电系统检测等关键工序的实践操作。“通过亲手操作,我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有效。”24级汽制1班的顾旺发表示。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对此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厂中校’让学生提前熟悉了企业环境和技术标准,有效缩短了从校园到岗位的适应周期。”
据了解,我校与北汽集团的合作始于2013年,双方通过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本次“厂中校”项目是将合作共识转化为常态化机制的重要举措。
校长马卫平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落实“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具体实践。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健全“厂中校”运行机制,将实践课时纳入学分管理体系,构建“教室-车间-就业”贯通式人才培养通道,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更多“毕业即上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